一到了换季的时候,对于有过敏性鼻炎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鼻子基本上就是个摆设,晚上睡觉,睡左侧左边堵,睡右侧右边堵,仰面睡两面一起堵,活着全靠一张嘴。
生活只在两种状态里循环:打喷嚏(打到眼冒金星),擤鼻涕(擤到脑袋发晕)。
从医学上来讲,打喷嚏、流鼻涕其实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漂浮着许多对人体有害的东西,比如细菌、病毒、粉尘。当这些异物吸入鼻腔后,敏感的鼻粘膜在受到刺激后,会自动分泌出大量的黏液(也就是鼻涕)以清除刺激物或细菌。
而 简单的方式就是擤鼻涕。
这里小编观察了身边的同事,发现大家擤鼻涕时都是用纸巾把两侧鼻孔都捏住后再用力擤,而且大家表示,擤鼻涕时会感觉耳朵有鼓胀感或者嗡嗡响。
实际上,擤鼻涕时,堵住两个鼻孔一起擤的动作非常危险,可能诱发以下后果:
导致中耳炎
因为耳朵和鼻子之间有个耳咽管相连,用力擤鼻涕时,鼻腔内压力骤然升高,导致带有细菌、病毒的分泌物沿着耳咽管被压送至中耳腔内,很容易造成中耳感染,给鼓膜穿孔埋下隐患。
如果擤鼻涕后出现以下状况,就可能患上分泌性中耳炎:
耳闷。急性分泌中耳炎 明显的症状就是耳闷,耳内有闭塞感;
听力下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前多有感冒史,以后听力逐渐下降,并且头位变动如前倾或偏向患侧时,听力可以暂时改善;
耳鸣。出现间歇性耳鸣,如“噼啪”声,当头部运动或打哈欠、擤鼻时,耳朵里可能出现气过水声。
引起眼眶充气
正常情况下,鼻腔内的软组织会将气体严密地包裹在鼻腔内,一旦眼眶内侧壁受到外伤或者做过鼻内窥镜手术以后,局部软组织会有一定的缺损。
此时用力擤鼻涕,会使气体循着鼻腔泪囊内软组织缺损的间隙进入眼球周围的皮下组织,造成眼睛肿胀。

因此,对于眼睛曾经受过外伤或者做过鼻部手术的患者,擤鼻涕和冲洗鼻腔时也一定不能太过用力。
如何正确擤鼻涕
擤鼻涕是个技术活,为了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既要掌握力度,还要学会姿势。
先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侧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切勿用力过猛,轻轻地擤鼻涕是保护鼻子和耳朵的一条重要原则。
建议采用上身向前倾的姿势擤鼻涕:由于上颌窦的开口位置较高,不利于引流,而容易引起鼻窦炎。采用身体略向前倾的姿势,有利于将上颌窦内积存的分泌物排出体外。
5种颜色鼻涕提示不同疾病
此外,在某些特殊时期,鼻涕还会像变色龙一样悄悄变色——白色、黄色、绿色、红色甚至还有黑色!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清水样
感冒初期或过敏性鼻炎
清鼻涕成分绝大多数是水,还可包含少量的蛋白质、抗体,呈现清水样透明状。如果感到清鼻涕明显增多,需要注意是否已经“中招”(患有感冒)。感冒初期,鼻腔内腺体分泌物明显增多,鼻黏膜充血肿胀,因此人会有“清鼻涕流不完”的感觉。但是,如果不停地流清水鼻涕,而且一星期都没有好,也可能是由于过敏性鼻炎导致的,要考虑避开过敏原并且及时就医。
黄绿色脓性
病菌侵入
当出现黄绿色脓性“鼻涕”时,则提示身体可能入侵病菌了,白细胞和病菌“同归于尽”后被排出鼻腔外,此时的鼻涕就会变成黄色、绿色或黄绿色。
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判断是否为病毒性感染或细菌感染,以及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
白色黏稠性
感冒加重期或慢性鼻窦炎
感冒加重后鼻涕会慢慢变成又稠又厚的乳白色,若超过10天感冒仍不见好转,并伴有鼻塞、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时,应警惕是否患上鼻窦炎。
粉红或红色
鼻黏膜破损或鼻出血
当出现偶尔少量的流红鼻涕,可能是天气干燥,黏膜干燥所致;但若是长期反复的流红鼻涕/短时间内大量出现红色鼻涕,一定要提高警惕,尽快去医院就诊治疗。
灰、黑色
多由雾霾、灰尘、粉尘等引起
可能是长期吸入大量黑色粉尘(如煤尘、烟尘、金属尘等)所致;也可见于鼻腔、鼻窦陈旧性出血,血液凝固后变黑,随着鼻涕流出。如果出现黑色鼻涕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治疗,防止某些疾病的恶化。